據中新網報道,工業和信息化部 11 月 16 日上午召開“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有關情況。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在會上表示,目前,中國已建成 5G 基站超過 115 萬個,占全球 70% 以上,是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 5G 獨立組網網絡,全國所有地級市城區、超過 97% 的縣城城區和 40% 的鄉鎮鎮區實現 5G 網絡覆蓋;5G 終端用戶達到 4.5 億戶,占全球 80% 以上。行業應用快速擴張,組織開展第四屆“綻放杯”5G 應用征集大賽和全國 5G 行業應用規模化發展現場會等活動,全國 5G 應用創新案例超過 1 萬個,涵蓋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多個行業。
謝存指出,《“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全面部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包括 5G、千兆光纖網絡、IPv6、移動物聯網、衛星通信網絡等新一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區塊鏈基礎設施等數據和算力設施,以及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融合基礎設施。
總體目標是,到 2025 年,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聯、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體系,為支撐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夯實發展基礎。
具體來說,一是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力爭保持國際先進水平。在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基礎上,“十四五”時期力爭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 5G 獨立組網網絡,力爭每萬人擁有 5G 基站數達到 26 個,實現城市和鄉鎮全面覆蓋、行政村基本覆蓋、重點應用場景深度覆蓋,其中行政村 5G 通達率預計達到 80%。持續擴大千兆光纖網絡覆蓋范圍,推進城市及重點鄉鎮 10G-PON 設備規模部署,10G-PON 及以上端口數力爭達 1200 萬個。加快應用、終端 IPv6 升級改造,實現 IPv6 用戶規模和業務流量雙增長,移動網絡 IPv6 流量占比預計達 70%。加快擴容國際互聯網出入口帶寬,持續提升國際信息通信服務質量,2025 年力爭達 48 太比特每秒。
二是數據與算力設施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構建數網協同、數云協同、云邊協同、綠色智能的多層次算力設施體系,算力水平大幅提升,數據中心算力預計達 300 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設施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三是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突破。基本建成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高質量工業互聯網網絡,打造一批“5G + 工業互聯網”標桿。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更加完善,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節點數力爭達 150 個。重點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實現蜂窩車聯網(C-V2X)規模覆蓋。
謝存表示,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近期,工信部聚焦 5G、千兆光網、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物聯網、區塊鏈、IPv6 等領域,著手組織實施專項行動,分別印發了三年行動計劃進行部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