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手機快充技術越來越多的被手機廠商們使用和青睞,甚至在魅族之前發布的魅藍E上面都應用上了mcharge快充技術。在沒有辦法解決電池續航問題的時候,為用戶提供更快的充電速度似乎成了解決手機待機問題理所當然的方法,在這個大背景下,很少會有人考慮快充技術的優缺點,但是快充技術真的有利無害么?今天就讓我們回歸理性,聊一聊快充技術的利與弊。

● 主流的快充技術
其實總的來說,目前市面上手機所常見的快充技術基本上都來自于三家公司:高通、聯發科和OPPO。我們先來說一下高通,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高通Quick Charge快充標準大多為QC2.0和QC3.0兩種,相比于第一代時候的5V/2A固定電流電壓技術來說,QC2.0則提供了5V、9V和12V三個檔位的電壓,以及最大3A(一般手機適配器不會達到這么多)的電流。相較于QC1.0來說,充電速率上提升了很多。

▲小米5的充電器采用了QC3.0的快充技術
在QC3.0時代,為了保證不出現過度發熱的問題,QC3.0標準主要是比QC2.0標準增加了一個“最佳電壓智能調節”算法,適配器可以以200mV為階梯進行從5V到20V電壓的智能調節,這樣手機可以在不同充電階段,獲得恰到好處的電壓,達到預期的充電電流,使得電量損失最小化。也就是說,QC3.0可以在任意時刻實現最佳傳輸功率,實現充電效率最大化,并改善發熱情況。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聯發科的Pump Express快充技術。聯發科Pump Express2.0以前的快充技術與高通相似,都是通過高壓低流的方式加快手機的充電速度;但是在今年上半年發布,目前還未正式商用的Pump Express3.0技術卻一反常態,開始使用低壓直流的快速充電方式。在中國首屆快速充電技術研討會上展示的樣品采用了5.8V/6A的輸出標準,最大輸出功率可達34.8W,較時下最大24W的快充技術提升了整整10W。

▲魅族MX5使用了聯發科的Pump Express Plus技術
而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如果能夠通過開關或者軟件的方式讓用戶自行選擇是否開啟快速充電似乎才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案。畢竟用戶并不是在所有的場景下都需要進行快充,晚上的睡眠時間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場景。我想這或許也會成為快充技術未來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而至于快充技術好不好?筆者相信讀完這篇文章后,每個人都能找到關于這個問題專屬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