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藍牙耳機元年已經開啟
今年寫第一季度中國耳機市場ZDC調查報告的時候,筆者曾經提出2017年有可能是音樂藍牙耳機的元年,但由于當時數據統計結果暫時不能支持我的判斷,因此當時的結論我還是有保留的。
這段時間撰寫半年度耳機ZDC報告,非常欣慰的是半年度數據終于驗證了我的判斷,無線耳機以56.4%的超高關注度位居榜首。
對于這個結果筆者并不感到意外,有眾多的事實可以證明人們的需求在轉向。

如果大家仔細留意各耳機大牌近一兩年出品的耳機,就會發現一個現象,以前一直處于邊緣地位的藍牙耳機逐漸走向臺前,它們要么以全新產品的面貌呈現,要么就是在已有成熟產品的基礎上進行改動。
前者的代表有FIIL DIVA、索尼h.ear系列頭戴式耳機這樣的爆款,后者的代表則有AKG Y50BT、森海塞爾MOMENTUM Wireless這樣的時尚潮品,這些耳機的共同特點是主打無線播放,同時也支持有線播放模式,但有線只是作為無線播放的備用方案。
為什么無線耳機會受到高關注度?
之前我在一篇分析移動播放前端變遷的文章里其實已經講過了,手機作為當下最為普及的移動播放前端,深刻影響了人們的聆聽方式。
而且一般手機都具有藍牙功能,連接藍牙耳機聆聽不再是什么難事。尤其是受iPhone影響,相繼有手機廠商取消了3.5mm耳機接口,同時人們又對數字耳機接口熱情不高,這時候,徹底擺脫線材束縛的藍牙耳機就成為消費者重點關注的對象。
2、新型混血耳機正在崛起
單純功能的藍牙耳機還并不是開啟音樂藍牙耳機元年的鑰匙,真正的鑰匙是功能復合型的藍牙耳機,而其最核心的功能要求就是“藍牙+降噪+通話”。
這里要強調的是“降噪”這個功能在兩年前還不是剛需,而到了今年,沒有降噪功能的耳機已經顯得有點落伍——我們這里說的當然是指主動降噪。
為什么要加入降噪?這與日益增加的環境噪音直接相關!
在嘈雜的環境中使用非降噪耳機,很容易通過調高音量的方式來蓋過環境噪音,但這種方法對聽力的傷害非常大,而且很多情況下其實作用并不明顯。
所以本來過去一般應用于商務耳機領域的主動降噪功能,也被移植到音樂耳機上。
有了主動降噪,即使用戶處于飛機、地鐵、街頭這樣的喧鬧環境,也能獲得安靜的聆聽體驗,無論是私密性還是健康性都要大大優于非降噪耳機。

↑↑↑“藍牙+降噪+通話”混血耳機開始引領消費類耳機的下一發展形態
藍牙+通話的功能在單邊通話用的藍牙耳機上就已經實現了,雙聲道立體聲藍牙音樂耳機繼承這個特性理所當然;而主動降噪的加入則使藍牙耳機變成了真正的混血兒。
過去在一千元到三千元這個價位有很多經典的HiFi耳機,但近幾年這個價格區間基本被時尚耳機占據。
所謂的時尚耳機并不是說它聲音素質不如HiFi耳機,它們的聲音素質都不錯,只不過面向的人群是普通消費者而非傳統的HiFi發燒友。
它們的代表產品比如鐵三角的MSR7、索尼的1A、森海塞爾的MOMENTUM等,現在又步入了給新的混血時尚耳機讓位的階段。
Bose QC35、Libratone Q ADAPT Wireless、FIIL DIVA、索尼MDR-100ABN、森海塞爾MOMENTUM Wireless、Beats Studio Wireless等這些“藍牙+降噪+通話”混血新貴開始引領消費類耳機的下一發展形態。

↑↑↑高音質藍牙編碼技術也為混血耳機推波助瀾
從音質上來說,新的藍牙耳機應用的技術也越來越先進,接近CD音質的aptX編碼技術幾乎成了藍牙耳機的標配,而更先進的aptX HD也已經應用到了像鐵三角ATH-DSR9BT、拜亞動力榭蘭圖Wireless這樣的高端耳機上。
所以在藍牙耳機音質越來越好的情況下,原本比較模糊的時尚耳機與HiFi耳機的界限又會重新變得清晰起來,HiFi耳機會退向更小眾的角落,而混血時尚耳機則會成為大多數非發燒友的選擇。
寫在最后:
不同時代的消費者對耳機有著不同的需求,隨著科技的進步,耳機的功能也越來越復雜,HiFi耳機之外,單一功能的產品已經不能再吸引人們的眼球。
無論是從解放雙手擺脫線材束縛,還是從保護聽力健康,再到語音通話乃至語音控制,新型混血耳機的優勢都是非常明顯的,加上便利的手機前端,“藍牙+降噪+通話”想不成為爆點都難。
下一步,就看其他耳機廠商怎么跟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