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行業資訊 |
|
亂象叢生 智能手表的標準該如何定義? |
|
|
文章來源: 更新時間:2015/11/23 9:57:00 |
在線咨詢: |
|
最近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研究顯示,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年增長510%,2015年第三季度市場規模達到610萬部, 當然Watch以74%的市場份額高居首位。
但壞消息是,大部分在提升的好像是Apple Watch,除了蘋果的OS系統外,幾大智能手表系統平臺的出貨比重都有所下降。Android Wear平臺下滑了9.2%,RTOS平臺下滑約8.6%,TIZEN平臺下滑3.1%,到今年年末這個數字應該還會繼續加大。
我們該怎么判斷智能手表市場的前景?
實際上,人人都需要一款智能手表。智能手表——更乃至手表本身,是伴隨著人類在歷史長河發展過程中最長久的人機交互設備,自古到今,唯一一個能有資格與人進行24小時相處的設備就是手表。
即使在我們擁有更強大運算能力手機的今天,還能與人們24小時親密接觸、隨時佩戴并且可進行人機交互的設備也還是只有手表。一個人的全身上下,除了手機和手表,你還能找出第三塊能夠人機交互的設備嗎?

答案是否。
智能手表的潛力還沒有被挖掘出來,未來想起來都讓人興奮,遲遲沒有爆發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原因只有一個:智能手表真正的角色到底是什么——到底要解決用戶什么痛點?到底什么樣的智能手表無法被其他設備替代?在沒有可替代品之前,人們想隨時看時間只有手表,現在人們找不到使用智能手表的理由,只有真正的定義智能手表,才能讓人們都帶上智能手表。
怎樣定義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摸索。以手機為例,實際上以iPhone為代表的智能手機浪潮爆發之前,智能手機從2000年開始就已經登上歷史舞臺,歷經Windows Mobile、Symbian、Blackberry的積累與發展,為后來的iPhone與Android奠定了基石。iPhone的出現則真正意義上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的標準,解決了用戶的痛點,找到了自己不可替代的角色,迎來市場的爆發就自然而然了。
智能手機用七年才定義了自己真正的角色,找到了用戶的需求,而對于智能手表而言,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人身上只有兩個屏幕,一個是手機,一個是手表,各自有分工,現在的智能手表總想干一些手機想干的事情——包括Apple Watch在內,很多時候扮演了與手機一樣的功能,或者說成為了手機的配件,把手機的功能延伸到了智能手表上。
手機不能看短信嗎?為什么需要智能手表來看?難道抬起手腕比拿出手機要費勁?手機不在手旁的個別情況會成為智能手表的主打功能?用智能手表打電話到底有多大意義?用語音或短信回復消息的意義有多大?在窄小的屏幕上進行編輯、管理、刪除內容的理由是什么?分辨率不高尺寸不夠大的屏幕為什么要去瀏覽圖片?為什么要在智能手表上玩手機游戲、看手機新聞、操作手機APP?先不說易用性如何,是否考慮到了一般人長時間抬起胳膊產生的不適感?Apple Watch側邊按鈕的功能,讓我有種在使用兒童手表的感覺。
上面這些功能智能手表都可以有,在能盡可能允許的情況下,我贊同智能手機盡可能多的集合手機功能,增值功能越多越好,但這不是人們購買的必要理由,這就如同你不會因為手機可以去遙控空調,就會為此而買手機的道理一樣。
智能手表必須找到自己的亮點。無論是手機化,還是成為手機的延伸,這都是明顯的錯的定位。但凡是有更好的替代物,就是你不需要存在的理由。手機的強項應該讓手機去做,拿自己的劣勢與別人優勢去比,無異于以卵擊石,舍本逐末。
智能手表不可替代的角色到底是什么,還需要摸索,但我認為未來的智能手表應該是基于個人數據中心,同時擁有個人管家、個人身份的生態平臺的集合體,涵蓋記錄、監控、健康、通信、助理、隱私、安全、支付、身份、運動等多個功能;并擁有多種傳感器和無需擔憂續航的電池解決方案;另外在外型上非常漂亮,且不一定是手表的樣子,可能是手環或者腕帶,但總歸有屏幕可進行人機交互。
例如支付方面,不需要帶銀行卡、信用卡,所有的支付也不需要手機、Ukey,手表無疑是最快最方便最為合理的支付方式。身份方面,也不需要攜帶公交卡、工卡或者鑰匙,甚至上網密碼,手表集合多設備的特點,就是一個人最重要的通行證,密碼自動匹配;通信方面,或許手機也不需要SIM卡了,電腦、平板、手機全部使用智能手表來上網,手機本身的定位就是個人計算中心,手表作為數據中心,必然要支持通信功能;安全方面,它將更生物鎖功能,當手表離身判斷沒有了你的生物特征之后,手表將被鎖機無法使用。
在目前智能手表所獨有功能上,也需要進行更極致的優化,通過更多的傳感器來實現手表獨特的功能。例如運動,這是運動手表的強項,可以結合到智能手表身上,滿足初級及高級用戶的需求,不僅能夠記錄、檢測你的運動信息,還可以幫你分析數據,例如給出VO2 max最大耗氧量評估、跑步動態分析、跑步節拍器,以及比賽預測、恢復休息時間建議、恢復檢查等建議。
健康監控功能方面,不僅僅是監控,更是去分析數據,然后給出結論。例如你昨天晚上睡眠太差,起的又很早,然后白天天氣很冷,空氣很糟糕,你又在戶外進行了太多的活動,有些受涼,你如果再去跑步運動強度或長時間加班,它應該綜合上面的信息告訴你,你現在身邊狀況如何,是不是太疲憊,體溫是不是偏高,今天不應該再熬夜了,幾點應該休息等等的建議,如果一直持續這樣的情況會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還有我們關心的減肥問題,通過某些手段,它應該可以告訴你今天體重多少了,熱量是否超標了,如果想控制在某個范圍內,你要做什么運動,或減少多少卡路里的攝入,你要吃的東西包含了多少卡路里。
在信息通知和提醒功能上面,目前智能手表照搬手機的模式也欠妥的。手機由于屏幕大,它的信息是塊狀的,人們面臨的信息是一個巨大的、雜亂的、良秀不齊的信息墻,人們有非常高的權限和理由去選擇自己要看的內容。智能手表的信息應該分兩層,一層是手機的塊狀信息,另一層是最高權限的、線狀的信息,具有最高權限,并且你無法忽略。這些信息往往是與個人或生活有關系的內容。
至于目前智能手表所集合的手機類的功能,我依然認為這種附加值越多越好,別說打電話了,你愿意通過智能手表打開瀏覽器上網都行。
智能手表的發展空間無限,是最具科技感的設備,可真正的標準還沒有被準確定義,這需要大量時間和探索才能確立。智能手表普適性的產品特點,與工具性的產品屬性也將被改變。我認為手表作為個人數據中心,手機作為個人計算中心的定位一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那個時代真的將非常美好。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