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開始從IDM模式向專業化分工方向發展,分工細化模式使成本更節約,資源更專注,降低進入行業的投資門檻。分工細化模式已經成為發展趨勢,其市場份額不斷擴張,增速較全行業高出約20%。亞太地區市場成長顯著,目前已經占據市場50%以上,具有重大影響力。各環節行業發展各具特征,設計端競爭壁壘因產業鏈細分得以降低。制造端技術及資金壁壘越來越高。封裝測試端先進技術成為主要競爭優勢。
行業供求關系改善,迎來景氣上行周期。
半導體的行業規模約為3000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除日本)的行業收入規模占全球50%以上。半導體行業具有4-5年周期屬性,具有與宏觀經濟同步的特征。隨著全球經濟的增速回升,行業需求向上的趨勢不變。北美半導體設備訂單出貨比(BB值)被用于描述半導體行業景氣度,顯示行業開始企穩。
經歷了2011-2013年的消化產能階段,過剩產能消化殆盡,需求成長帶來行業進入景氣上行周期。
中國半導體行業成長顯著,龍頭公司展現實力。
中國半導體(IC+分立器件)正處于成長期。其中集成電路(IC)設計增速最快,其次封裝,再次制造。行業十年間成長明顯,中資公司增速較快。統計的前十大中,設計全為中資而制造和封裝絕大多數為外資。但外資的成長性弱于中資。尤其是測試封裝,中資企業增速均高于行業:5年復合增速長電科技16.5%、華天科技26.94%、通富微電8.25%、晶方科技34.2%,其增長勢頭強勁。
A股投資機會(華天科技、晶方科技、中穎電子)。
國內在設計和封裝環節具備投資機會:設計環節在三個環節中增速最快,成長勢頭強勁;封裝環節具備低成本、貼近市場、先進技術應用等優勢,且競爭格局穩定。我們推薦行業內封裝龍頭公司華天科技和晶方科技,IC設計新秀中穎電子。
風險提示。
下游需求增速放緩,人力、原材料成本變動風險 |